close

刊登於"自由時報"      作者楊志雄醫師


醫師我眼睛周圍皮膚是不是過敏了多久會好好醜哦﹗」一位焦急的年輕女性問我。


妳擦了什麼東西在眼睛周圍?這是接觸性皮膚炎」我詢問她。


「嗯﹗我昨晚睡前擦了美白乳暈霜後,因上面標示可以治療眼睛黑眼圈,我就順便抹了抹眼睛周圍,也順便局部按摩了眼睛周圍。」她回答說


大家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皮膚出狀況,相信都會有一種成長經驗,長輩們總是會拿得出一種萬用藥膏」治療,姑且不論何種皮膚病或者是否「對症下藥」,其實藥膏或保養品因本身對於身體各部位皮膚的穿透力不同,產生的療效及副作用也會因此不同,藥膏或保養品對皮膚的穿透力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為黏膜、陰囊(LP)、眼皮、臉部、胸背部、上背及大腿、前臂及小腿、手背及足背、手掌腳底、指甲和趾甲,所以使用藥膏治療皮膚病時,除考慮藥膏成分外,還需考慮藥膏對皮膚的穿透力,原則上皮膚角質較厚的部位需要有較高強度的藥膏來達到療效,因此不是一種藥膏可以從頭抹到腳或是張三有效,就給李四用。    


暈霜不外乎含去角質劑A酸、趜酸、熊果素、甚而添加具有刺激性的酸鹼藥物或一些號稱天然的植物配方,本身對敏感肌膚有可能產生接觸性皮膚炎或感染性傷口,使用前就必須審慎選擇。值得注意的同一瓶乳暈霜胸部不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但抹眼睛黑眼圈的時候,因為對眼部皮膚的穿透力是胸部的好幾倍所以造成表皮過度的薬物累積濃度而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的機會也會大增;同樣的,「塑身霜」拿來擦臉頰也常引起接觸性皮膚炎因此一般同樣是維他命C眼膠的濃度就會比臉霜低以免造成眼部刺激另外抗黴菌藥膏可以治療香港腳但對灰指甲也因穿透力差而造成療效不好


另外皮膚科門診病人最擔心的莫過於類固醇藥膏的副作用,其中最常見為皮膚萎縮線紋及萎縮變薄通常多發生在多汗皮膚較薄處及經皮吸收較強處只要立刻停薬通常數週即能復原另外還有瘀青紫斑微血管擴張酒渣口周圍皮膚炎痤瘡 黴菌感染毛囊炎臉部多毛等常見的副作用。而一般民眾最常詬病擔心的滿月臉、水牛肩、高血壓、骨質疏鬆、胃潰瘍、或白內障,則大多見於長期需口服的患者。


外用類固醇藥膏的確有其副作用但只要維持以下幾個原則便可將副作用減至最低


1.根據皮膚疾病病徵部位及當地氣候由醫師開立適當強度及正確劑型的類固醇以達預期的療效但卻有最低的副作用


2一天不超過兩次連續使用不超過三個月且避免塗抹中強度藥效的類固醇藥膏於臉或對磨部如胯下 腋下、陰囊


3.輕抹薄擦且不按摩患部以免增加皮膚吸收而造成表皮過度的薬物累積


4.藥膏不是保養品不應長期使用病徵消失即要停止使用


5.較強效的類固醇藥膏不宜採用塑膠膜密封包敷法以免增加毛囊炎汗疹及續發性感染的發生


6.對於嬰幼兒要使用最弱類固醇藥膏比較安全同時也要避免密封法


7.藥房所賣的藥膏如XX隆XX爽XX通或是XX聯藥膏,多含有類固醇,也需正確使用。


8.使用藥膏的方式正確就是仙丹,千萬不要矯枉過正過度擔心遇類固醇藥膏如驚弓之鳥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yangskin 的頭像
    Dryangskin

    Dryangskin的部落格

    Dryangsk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