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孩子,應該是很開心的事,可是產後媽咪常見一些肌膚問題,包括妊娠紋、青春痘、斑點、膚色暗沉、乾癢等狀況,大大影響媽咪們的好心情!其實只要擁有正確的觀念,透過適當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保養護理,即可大部分恢復產前美麗的姿態。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無論是哪個年齡,追求美麗永遠是畢生重要的課題,因此俗話說:「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而女性懷孕生產後,身體產生了極為劇烈的變化,肌膚也容易隨之產生變化,因此造成許多媽咪的不安和擔憂。究竟產後女性有哪些常見的肌膚問題,其預防或解決的方式為何?
母愛的證明,產後常見肌膚問題
女性在懷孕期間由於體內荷爾蒙及黑色素細胞的改變,肌膚方面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些許的變化,常見的肌膚問題包括妊娠紋、青春痘、斑點、膚色暗沉、乾癢等。以下將就各項肌膚問題形成的前因後果,以及解決方式來作說明。
◎妊娠紋
【形成原因】
妊娠紋出現的原因,是由於懷孕期間所攝取飲食的營養成分轉化為脂肪囤積在皮下組織,而隨著懷孕子宮的擴大、胎兒的生長、羊水的增加,母親的腹部快速膨脹,此時表皮和真皮組織能配合延展的速度,但皮下組織無法跟得上腹部膨大的速度,以致皮下組織所富含的膠原蛋白纖維或彈性纖維經不起擴張而斷裂,因此呈暗紅色系、條紋狀的妊娠紋。
形成的部位以腹部為多,其他較常見部位,包括乳房周圍、大腿內側及臀部。大約有7~9成的孕婦於首次懷孕時,會出現妊娠紋;但也有些媽咪得天獨厚,不會出現妊娠紋。
【解決方式】
1. 孕期體重不要增加太快,總孕期體重增加以7〜12公斤為宜,平均每個月增加約0.5〜1.2公斤就好。
2. 勤做腹式呼吸法、做適度的伸展運動,以減少妊娠紋的發生。
3. 使用托腹帶,除了可以托住胎兒,避免孕媽咪腰酸背痛外,減輕了腹部的壓力也可減少紋路的產生。
4. 從孕期一開始就使用溫和弱酸性乳液及除紋霜加以按摩,可以增加皮膚的彈性,改善肚皮緊繃的刺癢感,早晚按摩肚皮,有助於消減妊娠紋。
5. 懷孕中期可開始塗抹預防妊娠紋產生的純天然按摩霜或按摩油,以增加皮膚彈性,避免膠原蛋白纖維斷裂。但要特別注意,在選購按摩產品前應仔細查看產品成分,產品中若含有A酸成分則不要選購。
6. 產後可透過美容醫學科技來改善妊娠紋,若是屬於剛生成的紅色妊娠紋類型,可藉由「染料脈衝光」的方式來獲得改善;若是屬於白色凹陷型的妊娠紋類型,則可進行「飛梭雷射」的方式,刺激皮下組織膠原蛋白的生成,而使妊娠紋的狀況獲得改善。
7. 產後醫學美容方法還包括「光纖雷射溶脂術」,可破壞及溶解脂肪,還能刺激膠原蛋白再生,是一次解決產後脂肪堆積及妊娠紋的不錯方法。
◎青春痘
【形成原因】
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皮膚科楊志雄醫師指出,女性懷孕之後,體內荷爾蒙產生變化,易刺激皮脂腺分泌而導致臉部肌膚容易出油,若是有壓力大及睡眠不足的情況時,青春痘也有可能長於胸前及後背。
【解決方式】
1. 千萬不要擠痘痘,以免留下疤痕。
2. 從肌膚的正確清潔開始:可使用含有自然抑制痤瘡桿菌功能的弱酸性潔膚品,清洗過程盡量縮短,不宜使用去角質產品,以免過度按摩傷害肌膚。
3. 臉上保養品越簡單越好:以基礎的保溼、控油為主。
4. 檢視日常的飲食均衡: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
5. 睡眠充足、放鬆心情。
6. 若情況嚴重的話,一定要就醫,但不建議服用口服藥。
由於孕期青春痘的發生大多與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有關,所以通常會在產後逐漸消退,不需要過於緊張或擔心。若有痘疤殘留的問題,可於產後尋求專業的皮膚科醫師藉由先進的美容醫學技術,改善痘疤問題,例如使用青春光,乃利用負壓的吸力,把皮膚往上拉提,再利用不同波長的光線,來被黑色素與含氧血紅素吸收,藉以達到淡斑、收縮微血管、改善痘疤與增加肌膚彈性與緊實的功效。
◎斑點
【形成原因】
懷孕時由於黑色素荷爾蒙的刺激,容易使肌膚變黑,而有斑點的產生。懷孕時期的黑斑又稱為「孕斑」,約70%會出現在臉上、乳暈、腹部中線、陰部、嘴唇,而額頭、下巴、顴骨等部位尤其明顯。
除了荷爾蒙變化之外,日曬過度、遺傳等因素,也是形成孕斑的主要原因。
【解決方式】
孕期體質的變化無法改變,這些不規則狀且顏色不均勻的斑塊,事前的預防及事後的處理可改善症狀,方法包括:
1. 外出時要記得擦上防曬品,雨傘及帽子更是不能少。
2. 由醫師診斷,必要時使用淡斑藥物,但只能達到五成到七成淡化,可再搭配左旋C及美白導入。
3. 想快速淡班,可由醫師執行色素斑雷射或飛梭雷射治療,淺層斑則可使用脈衝光。
◎乾燥與搔癢
【形成原因】
懷孕時期由於身體肌膚皮脂分泌不旺盛,而容易造成孕媽咪四肢肌膚乾燥與搔癢的狀況,雖然表面上沒有明顯變化,卻不由自主地想抓。一般研究認為,妊娠搔癢是因為懷孕之後母體內荷爾蒙產生變化,雌性激素影響肝臟內膽汁代謝功能,造成孕婦肝功能短時間不正常所致。大多數孕婦在生產之後,症狀就會消失。
孕婦搔癢症的嚴重程度與生活環境及個人體質有很大的關係,較溼、較乾、較悶熱的環境都有可能造成孕婦的搔癢。
另外,在第一次懷孕的最後3個月容易出現「多形性皮癢症」,由肚皮妊娠紋處開始擴及手腳各處,發生原因不明,甚至出現紅疹、紅斑、水泡;在孕期25~30週時,肚皮及手腳處的發癢還會形成硬性小結節。若在孕期最後3個月時覺得肚皮癢,可能與膽汁鬱積有關。
【解決方式】
1. 可於洗澡後,在身體肌膚上塗抹乳液或凡士林,可以有效改善皮膚乾癢的症狀。
2. 「多形性皮癢症」建議以溫和的弱酸性潔膚品沐浴,沐浴後也要塗抹滋潤的保養品,若不適的情形有影響到日常作息的話,還是要請醫師開立處方。
◎膚色暗沉
【形成原因】
楊志雄醫師指出,懷孕時由於黑色素及雌激素estrogen、黃體激素progesterone等荷爾蒙增加,會造成孕媽咪腹部、頸部、乳暈、乳頭、外生殖器、腋下、大腿內側等部位變黑,生完後一時之間難以恢復白皙,常讓媽咪們心情鬱悶。
【解決方式】
1.可使用脈衝光、美白導入來使肌膚變白晰。
2.坊間有所謂美白針,但時效短,需每週施打,若不再施打,1、2個月後,色素會又沉積回來。
3.產後媽咪多吃薏仁、含維生素C的蔬果,對全身性美白有幫助,尤其是薏仁,不但可幫助產後媽咪消除水腫,每天當一餐的主食吃,對美白非常有效。
◎對磨疹
【形成原因】
孕婦隨著體重的增加,大腿內側、乳房下方、腋下及肛門周圍等處的皮膚容易有磨擦,接著出現痛癢的斑塊,感覺刺痛並且容易併發白色念珠菌感染。
【解決方式】
1. 使用有自然抑菌功能的潔膚品清洗肌膚,並保持對磨部位的乾燥。
2. 若有嚴重紅腫或感染情形時,應就醫診治。
預防做得好,產後沒煩惱
針對以以上的肌膚問題,大多可以透過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方式來加以預防及改善,大致上可分為內服和外醫兩種療法:
◎內服療法:
1. 調理身體機能:也就是生活作息正常、睡眠充足,讓身體的內分泌保持在平衡正常的狀態。
2. 飲食療法:
(1)多喝水補充水分,以避免皮膚過度乾燥。
(2)多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加蛋白質的攝取。
(3)避免太油、太甜、太鹹的食物,以預防及改善妊娠紋的狀況。
(4)可選用含有綠原酸成分的食品,針對產後肥胖部位可達到消脂的效果。
◎外醫療法:
1. 保溼或保養產品的擦拭、塗抹,並配合適當的按摩。
2. 透過醫學美容技術,來修復肌膚,恢復產前的完美狀態。
結語
整體來說,懷孕期間身體肌膚的改變皆屬於正常現象,不必過於擔心,只要於懷孕期間做好預防和準備,例如體重控制、防曬、產前運動、勤擦保養品,產後持續保養和護理,若有異狀,一定要馬上找專業的醫生諮詢與處理。如此一來,相信每位產後女性都可恢復美麗的肌膚,重拾自信!
留言列表